期刊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2011年改为月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医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以本校原始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兼用外单位具有省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办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主管单位为安徽省教育厅。现任主编是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学报编辑部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校内老图书馆三楼,230032;电话:0551-5161103、5161192;网址:www.aydxb.cn ;ahykdxxb.periodicals.net.cn;yike.chinajournal.net.cn. CN 34-1065/R,ISSN1000-1492,邮发代号 26-36。投稿信箱:aydxbtg@163.com;审稿信箱aydxbsg@163.com;修回稿信箱aydxbxhg@163.com。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4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288.00

杂志荣誉 安徽省优秀学报(2004 200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492
  • 国内刊号:34-1065/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安徽省优秀学报(2004 2009)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2007年第4期文章
  • 异种骨复合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目的探讨异种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MSCs与异种松质骨在体外联合培养,兔桡骨中上段制成1.5cm的骨-骨膜缺损模型,实验组植入复合异种骨,对照组植入单纯异种骨,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4、8、12周各时间点行标本的组织学观察、X线片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及骨密度测试,比较其骨缺损区骨修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2周,实验组骨缺损区完全修复,骨密度接近正常......

    作者:刘彬;林月秋;孔荣;曾养志 刊期: 2007- 04

  • 循环抗原及血清抗体的联合检测诊断日本血吸虫病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Sj14-3-3)在血吸虫病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制备并纯化抗重组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rSj14-3-3)的单抗和多抗,并建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纯化的rSj14-3-3建立间接ELISA,分别比较该两种方法以及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于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免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间接ELISA和......

    作者:余轶婧;沈继龙;罗庆礼;乔增培 刊期: 2007- 04

  • 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 cDNA/hBMP-4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共表达

    目的观察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cDNA/hBMP-4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后的共表达情况,为骨缺损的联合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使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重组共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cDNA/hBMP-4经酶切鉴定后,在脂质体介导下将其转入大鼠MSCs,提取总RNA和总蛋白,进行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重组共表达质粒......

    作者:周志林;汪春兰;赵宇;韩雷;曹东升;丁浩;王帮河 刊期: 2007- 04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定量评估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定量评估.方法使用智能能量消耗和日常活动记录仪(IDEEA)对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18例)ADL进行记录和监测,应用IDEEA相关软件,采集日常生活活动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腰部前屈运动角速度(FA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后伸运动角速度(EA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6......

    作者:吴建贤;黄俊;王斌;刘彤;宣波 刊期: 2007- 04

  •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病例调研分析

    目的对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病例进行因果关系关联性评价,探讨其病因.方法统计近6年药物性肝损伤病例归档病例数,参照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国际共识意见进行量化评分,判断可疑药物与肝损伤之间的关联性程度.列出可能导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结果在201例可供评价病例中,急性肝损伤与药物之间的关联性程度及其比例依次为:非常可能(评分>8分)占11.4%,很可能(6~8分)占34.3%,可能(3~5分)占50......

    作者:任晓非;许建明 刊期: 2007- 04

  •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全胃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24例)、肠内营养(EN)组(22例).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输注能全力.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1d、8d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8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

    作者:高登辉;汪泳;刘省存;张长乐 刊期: 2007- 04

  •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和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新近引用的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技术对临床怀疑有小肠疾病的15例患者进行检查,经口进镜8例,经肛门进镜6例,1例两端同时进镜.结果15例中13例有小肠疾病阳性发现,疾病检出率为86.7%,其中小肠腺癌2例,小肠克罗恩病2例,小肠血管畸形3例,糜烂出血性回肠炎1例,小肠间质瘤1例,空肠息肉1例,胃溃疡1例,回肠吻合口溃疡......

    作者:李邦库;章礼久;谢惠君;杨桂芳 刊期: 2007- 04

  •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99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组(CPR)、多平面重建(MPR)和大密度投影(MIP)技术重组图像,其中24例有常规X线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99例中58例(58.6%)图像质量1级,34例(34.3%)2级,7例(7.1%)3级.VR、MIP及MPR重组像显示......

    作者:许实成;程涛 刊期: 2007- 04

  • 应变率成像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和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无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32例,健康人26例(正常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相关的临床资料.应用SRI获得左室六个壁中间和基底段的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及晚期应变率(SRa),QTVI获得二尖瓣环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及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SRe/SRa及......

    作者:吴媛媛;王玲;张新书;黄猛 刊期: 2007- 04

  • 三种肝血流阻断方法在右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右叶肝癌中的比较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右半肝切除手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更佳选择.方法对67例原发性肝右叶癌行右半肝根治性切除术,行右半肝切除58例,扩大右半肝切除9例,按肝血流阻断方法不同分为3组,第一肝门血流阻断(Pringle组)27例,半肝血流阻断(SHVE组)26例,全肝血流阻断(THVE组)14例,分析应用不同肝血流控制方浇法对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

    作者:李立祥;熊奇如 刊期: 200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