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2011年改为月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医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以本校原始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兼用外单位具有省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办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主管单位为安徽省教育厅。现任主编是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学报编辑部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校内老图书馆三楼,230032;电话:0551-5161103、5161192;网址:www.aydxb.cn ;ahykdxxb.periodicals.net.cn;yike.chinajournal.net.cn. CN 34-1065/R,ISSN1000-1492,邮发代号 26-36。投稿信箱:aydxbtg@163.com;审稿信箱aydxbsg@163.com;修回稿信箱aydxbxhg@163.com。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4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288.00
杂志荣誉 安徽省优秀学报(2004 200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492
- 国内刊号:34-10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银杏叶提取物对氢化可的松模型小鼠记忆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对氢化可的松模型小鼠记忆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氢化可的松4mg*kg-1*d-1×21d,sc诱导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和学习记忆障碍模型;采用跳台法作行为检测;MTT法用于测定免疫指标.结果EGb(40、80mg*kg-1*d-1×31d,ig)可减少小鼠的跳台错误次数,缩短逃避潜伏期.EGb(20、40、80mg*kg-1*d-1×31d,ig)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提......
作者:张艳;明亮;李卫平;方明;江琴 刊期: 2001- 03
-
麦滋林-S保护胃黏膜作用的量效关系
目的探讨麦滋林-S(M-S)保护胃黏膜作用的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消炎痛诱发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评价胃黏膜损伤指数和损伤面积的变化.应用TBA法和核黄素-NBT法分别测定胃黏膜MDA和SOD含量;应用阿利斯蓝染色法测定胃黏膜黏液量;应用重氮化反应法和化学滴定法分别测定胃液NO含量和胃酸含量.结果M-S300mg*kg-1,无明显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剂量增至700mg*kg-1以上时,胃黏......
作者:张磊;许建明;刘志杰;梅俏 刊期: 2001- 03
-
四抗感冒口服液的抗炎作用和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四抗感冒口服液(CCD)的抗炎作用和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和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鼠耳肿胀法、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法、小鼠ig急性毒性试验(大耐受量测定).结果CCD2.5~10.0g*kg-1对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CCD0.5mg*L-1对刀豆球蛋白A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脂多糖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无明显影响.小鼠ig的大耐受量(MTD)>80g*kg-1.结论CCD......
作者:郑芙林;徐冰;刘家全;于旺银;陈铎保;李兵;张雷 刊期: 2001- 03
-
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乙酰胆碱斑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乙酰胆碱斑的变化.方法采用α-bungarotoxin(α-BTX)荧光结合剂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扫描图片分析技术,观察了大鼠L5神经根挤压后,比目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变性及再生修复过程.结果神经根受压后20天,乙酰胆碱斑明显地发生卷缩,密度降低,结构紊乱,甚至崩解成碎片,60天后,乙酰胆碱斑的大小及形态逐又恢复正常,但仍留有一些异常的小球状或梭状的乙酰胆碱分支.结论乙酰胆碱受......
作者:周重建;施杞;王拥军;沈培芝;刘梅;徐宇 刊期: 2001- 03
-
MTT法检测重组人内抑素对人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观察重组人内抑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方法.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重组人胎儿内抑素是否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刺激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系ECV增殖产生抑制作用.结果MTT法分析显示细胞活力与光密度改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重组人内抑素可抑制胎儿血管内皮细胞ECV的增殖,半数抑制浓度约为3.50mg*L-1.结论MTT法检测重组人内抑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作者:智强;任斌;朱年春;张礼秀;刘建辉 刊期: 2001- 03
-
神经元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14-3-3ζ编码基因的扩增和克隆
目的克隆神经元信号传导蛋白质14-3-3ζ编码基因,以研究其在人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作用及对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提取人脑胶质瘤细胞总mRNA,以其为模板逆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扩增14-3-3ζ基因编码序列,将其插入pGEM-T载体,并用双酶切和以质粒为模板的PCR进行鉴定.结果RT-PCR扩增出一条约750bp大小的特异性条带,重组质......
作者:祖莹;沈继龙;汪学龙 刊期: 2001- 03
-
妇科止血颗粒促凝、抗炎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妇科止血颗粒(FKZXKL)的促凝、抗炎作用.方法大鼠、小鼠经灌胃给药后,分别采用剪尾法、毛细玻管法、Quick一期法以及葡萄球菌聚集法测定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浆复钙时间(PRT);用鼠耳肿胀法与肉芽增生模型观察该药的抗炎作用.结果FKZXKL能明显缩短小鼠的BT与CT,以及大鼠的PRT,但对PT和FDP量无影响;能分......
作者:张三军;张艳;明亮;尹艳艳;李卫平 刊期: 2001- 03
-
白芍总苷对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TGP)对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断颅和大鼠三血管阻断复制急性脑缺血模型,以小鼠断颅后的喘息时间、大鼠脑电图(EEG)、脑组织Ca2+、Na+和水的含量为指标进行观察.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GP(20mg*kg-1)可延长小鼠断颅后的喘息时间,能明显改善大鼠的脑电活动,可降低脑钙、钠、水含量.结论提示TGP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玮;吴华璞;祝晓光;明亮;董淑英;童旭辉 刊期: 2001- 03
-
CD34+造血祖细胞的聚集、CXCR3 mRNA的检测及CXCR3极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新鲜分离的和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GM-CSF)刺激的CD34+造血祖细胞上CXC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3(CXCchemokinereceptor3,CXCR3)mRNA水平表达的区别,以及在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FN-γinducibleprotein10,γIP-10)和γ-干扰素诱导的......
作者:王红艳;黄保军;王明军;郭克泰;秦卫兵;谭锦泉 刊期: 2001- 03
-
褪黑素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SOD、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血清白蛋白诱导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褪黑素预防组及阳性药对照组,检测各组动物血清及肝匀浆中SOD、GSHpx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血清及肝匀浆中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而自造模的尾静脉攻击阶段起,每ig褪黑素(0.3、0.6、0.9mg·kg-1),均可恢复模型大鼠血清及肝匀浆......
作者:董晨;魏伟;沈玉先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静脉补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 2 N-乙酰半胱氨酸对香烟暴露小鼠肺组织中 IL-17A 及 IL-22的影响
- 3 GSTP1表达下调促进膀胱癌细胞T24凋亡
- 4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左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的研究
- 5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肝外胆管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 6 肝细胞生长因子、生长分化因子-15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 7 急性脑梗死患者眼球凝视研究
- 8 p53基因PCR-SSCP银染检查痰标本诊断肺癌
- 9 线栓法及结扎法制作大鼠下肢缺血模型的比较
- 10 7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人格调查与分析
- 11 TACI-Ig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细胞反应的调节作用
- 12 白藜芦醇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 13 口服耐受及其应用前景
- 14 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的诊断价值
- 15 磁性附着体在治疗牙列缺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 16 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17 血小板P-选择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 18 胸腔镜辅助下二次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 19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HI-1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 20 TP-ELISA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可行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