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2011年改为月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医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以本校原始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兼用外单位具有省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办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主管单位为安徽省教育厅。现任主编是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学报编辑部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校内老图书馆三楼,230032;电话:0551-5161103、5161192;网址:www.aydxb.cn ;ahykdxxb.periodicals.net.cn;yike.chinajournal.net.cn. CN 34-1065/R,ISSN1000-1492,邮发代号 26-36。投稿信箱:aydxbtg@163.com;审稿信箱aydxbsg@163.com;修回稿信箱aydxbxhg@163.com。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4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288.00
杂志荣誉 安徽省优秀学报(2004 200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492
- 国内刊号:34-10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按Rice方法建立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损伤(HIBD)模型.方法7d龄SD新生大鼠6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4)、假手术组(n=14)及HIBD模型组(n=34).HIBD模型组大鼠行左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2h后置于37℃恒温水浴的1L有机玻璃缺氧舱中,输入氧浓度为8%±0.1%的氮氧混合气体持续缺氧2h,观察缺氧缺血后24h内神经行为变化及24、48、72h脑组织病理改变,并用干湿法......
作者:王琍琍;王杨;宣桂华;李维祖;刘玉萍;徐佩佩 刊期: 2004- 04
-
喉癌基因的差异表达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喉癌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微阵列(Microarray)技术分析了11431个基因在喉癌组织和其临近的正常黏膜组织表达差异,用RT-PCR技术分析所得喉癌差异表达基因中一个基因在不同类型喉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织和其临近的正常黏膜组织基因表达相差3倍以上者为35个,其中上调基因8个,下调基因27个;相差5倍以上者7个,皆为下调基因;上皮膜蛋白基因-1(Theepithelial......
作者:刘业海;刘芝华;唐平章;张立勇;赵益 刊期: 2004- 04
-
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对小鼠左旋多巴奔跑实验的影响
目的研究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对左旋多巴奔跑实验的影响.方法采用左旋多巴奔跑实验研究BCEF抗实验性抑郁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检测BCEF对模型动物脑组织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结果BCEF组小鼠出现活动增多比率为10%,而阳性对照组小鼠表现明显奔跑、跳跃(比率为9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BCEF25、100mg/kg剂量组对模型小鼠脑组织DA的含量有不同程度......
作者:周兰兰;明亮;马传庚;程燕 刊期: 2004- 04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新型生物材料向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经过软骨诱导分化植入体内形成软骨组织的方法.方法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至新的高分子生物材料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无规嵌段共聚物p(3HB-co-3HH)中,加入成软骨诱导培养体系,1周后植入裸鼠体内,10周后取出后行HE与阿尔新蓝染色.结果HE与阿尔新蓝染色提示有软骨组织形成.结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软骨细胞分化,复合生物材料体内植入后能够构建......
作者:赵宇;胡平;陆应麟;乔群;杜芝燕;徐元基;戚可名 刊期: 2004- 04
-
霉酚酸酯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MF)对糖尿病大鼠模型肾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建立单侧肾切除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与糖尿病MMF10mg/(kg*d),灌胃为给药组,每组10只.8周末观察体重、肾重、肾重/体重及24h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变化,并检测肾组织与尿丙二醛(MDA)含量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与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MMF给......
作者:梁维龙;钱浩;林辉;赵珉;周典;吴永贵 刊期: 2004- 04
-
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C825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目的观察合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G蛋白β3亚单位C825T(GNβ3C825T)多态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PCR-RFLP)来检测单纯T2DM患者191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HT)102例和对照人群70例的GNβ3C825T基因型,并进行病例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基因型频率CC、CT、TT为34.3%、50%、15.7%,等......
作者:余本富;陈明卫;王佑民;周剑;胡红琳;时照明 刊期: 2004- 04
-
家犬口服西替伪麻缓释片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家犬口服西替伪麻缓释片的药物动力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犬交叉口服西替伪麻缓释片和新康泰克胶囊后的血药浓度,应用3P97程序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估算其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等效性检验.结果西替伪麻缓释片的T(1)/(2)、Cmax、Tmax、AUC0~24分别为(2.97±0.67)h、(1.211±0.419)mg/L、(3.33±0.52)h、(8.44±2.37)mg......
作者:吕雄文;李俊;金涌;李元海;倪鸿昌;葛金芳;过林;彭磊 刊期: 2004- 04
-
养心安神颗粒的抗惊厥作用
目的研究养心安神颗粒的抗惊厥作用.方法采用大电休克实验(MES)模型、戊四氮小阈发作惊厥(MET)和士的宁诱发小鼠惊厥模型,观察养心安神颗粒的抗惊厥作用.结果养心安神颗粒(16.0g/kg)可以对抗MES和MET,减少小鼠惊厥的个数,养心安神颗粒(8.0及16.0g/kg)可对抗士的宁诱发的小鼠惊厥,延长士的宁诱发惊厥潜伏时间和死亡潜伏时间.结论养心安神颗粒具有抗惊厥作用.......
作者:王宇翎;张艳;江勤;艾平;明亮 刊期: 2004- 04
-
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大鼠CK-MB与心肌MPO变化
目的探讨烟花火药爆炸复合烧伤大鼠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与心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12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烧伤组(n=40)、爆炸伤组(n=40)和复合伤组(n=40),分别致伤形成大鼠2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火药爆炸伤和两者复合伤.动态观察大鼠伤后1、3、6、12、24h血浆CK-MB,心肌MPO活性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复合伤组较单因素致......
作者:余又新;方林森;胡德林;汪昌荣 刊期: 2004- 04
-
柴胡皂苷元D对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元D(SaikogeninD,SGD)对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采用Fura-2/AM荧光指示剂测定SGD引起的C6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a2+]i变化.结果SGD(1×10-5~1×10-4mol/L)剂量依赖性地升高[Ca2+]i,其EC50为3.5×10-5mol/L.SGD的升高[Ca2+]i作用被Thapsigargin显著降低.......
作者:吕晓川;白林;王晓蕾 刊期: 2004- 04
动态资讯
- 1 肌肽在体外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 2 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大鼠模型的制作及其行为学研究
- 3 改进的流式细胞积分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价值的研究
- 4 尖牙窝区解剖因素与种植技术相关性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 5 橙皮苷对刀豆蛋白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6 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7 49例宫颈癌手术治疗后随访结果
- 8 带自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的球结膜转位术防止进行性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
- 9 褪黑素对PDGF-BB激活的HSCs自噬作用的研究
- 10 脑转移癌全脑放疗相关认知功能损害
- 11 血清癌胚抗原、铁蛋白和糖基抗原199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12 40例药物诱导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观察
- 13 TRAIL抑制胃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的表达
- 14 菱形瓣在修复颌面部皮肤瘘管的应用
- 15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 16 EGF与CNTF基因共转染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 17 复方替硝唑凝胶的研制与质量控制
- 18 7,3′-二甲氧基橙皮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19 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荧光鉴定
- 20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小儿气管插管脑电双频指数及应激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