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2011年改为月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医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以本校原始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兼用外单位具有省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办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主管单位为安徽省教育厅。现任主编是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学报编辑部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校内老图书馆三楼,230032;电话:0551-5161103、5161192;网址:www.aydxb.cn ;ahykdxxb.periodicals.net.cn;yike.chinajournal.net.cn. CN 34-1065/R,ISSN1000-1492,邮发代号 26-36。投稿信箱:aydxbtg@163.com;审稿信箱aydxbsg@163.com;修回稿信箱aydxbxhg@163.com。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4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288.00
杂志荣誉 安徽省优秀学报(2004 200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492
- 国内刊号:34-10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罗氏易位患者通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获妊娠
目的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技术使遗传性不孕不育夫妇获得后代.方法1例原发性不孕、慢性输卵管炎患者行常规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失败后,夫妇双方检查染色体核型,男方为罗氏易位,45,XY,t(13;14).对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后第3天适宜活检的胚胎进行逐个活检,每个胚胎取出1个卵裂球,经细胞裂解及细胞核固定,使用13号染色体位点特异性探针、14号染色体端粒探......
作者:周平;郝燕;章志国;叶四云;魏兆莲;丛林;曹云霞 刊期: 2011- 10
-
玷污层对根尖倒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
目的采用染料渗透法观察玷污层去留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人单根管前牙36颗,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侧压法充填根管,根尖倒预备,根尖倒预备后将标本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8颗.实验组:17%EDTA+1%NaOCl+10%枸橼酸冲洗根尖去除根尖到预备后的玷污层,对照组不用任何冲洗液冲洗,用玻璃离子倒充填根尖,通过染料渗透法染色,脱矿脱水制成透明牙,两组离体牙在体式显微镜下拍照,并测量染色的深度.......
作者:陆明辉;李颂 刊期: 2011- 10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抗KINECTIN抗体的检测
目的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的抗KINECTIN抗体的浓度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ELISA法检测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清中抗KINECTIN抗体,以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8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血清抗KINECTIN抗体阳性占16.25%(12/80),与正常对照组无阳性(0/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王庆义;夏海龙;朱立新;陈晓文;程歆;鲁海燕;宋琴 刊期: 2011- 10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描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MS)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学和CT资料,均为女性,年龄15~71岁,<32岁13例,>38岁5例.结果①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胰头部8例,胰尾部9例,胰颈体部1例.②18例肿瘤由实性成分和囊性成分混合组成.③出血和钙化分别见于3例肿瘤,其中1例巨大肿瘤破裂出血.结论胰......
作者:陶承凤;刘斌 刊期: 2011- 10
-
翼点锁孔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目的总结翼点锁孔手术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包括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及手术效果等.结果经手术治疗,15例患者共16个动脉瘤均一次性夹闭成功.预后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翼点锁孔入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明显降低了创伤,减少了无效暴露.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较为适用于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是一种创伤小、安全可靠的微创手......
作者:吴德俊;赵兵;李德坤;王少华;江涛;王宝凤 刊期: 2011- 10
-
橙皮苷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
目的研究橙皮苷(HDN)对胶原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用鸡Ⅱ型胶原(CⅡ)联合氟氏完全佐剂(FCA)诱导CIA大鼠模型;采用足爪肿胀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等指标观察HDN(80、160、320mg/kg)对CIA大鼠的影响;ELISA法测定外周血清白介素17(IL-17)水平;体外用药(HDN10-6、10-5、10-4mol/L),MTT法检测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
作者:熊立;李俊;王雯;楼蓉;凡小燕;黄艳 刊期: 2011- 10
-
当归补血总苷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及胶原表达
目的研究当归补血总苷(TGDGBX)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LF-Ⅰ)转分化及胶原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LF-Ⅰ,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加入TGF-β1(1ng/ml);C组:加入TGF-β1(1ng/ml)+TGDGBX(0.03mg/ml);D组:加入TGF-β1(1ng/ml)+TGDGBX(0.09mg/ml);E组:加......
作者:刘干;李俊;高建;贾丽莎 刊期: 2011- 10
-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小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糖尿病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链脲霉素(STZ)150mg/kg诱导1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小鼠分为4组,即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心肌缺血组、罗格列酮高剂量组(3.2mg/kg/d)及罗格列酮低剂量组(1.6mg/kg/d),并设正常对照组.每组动物8只,灌胃给药,1周后连续2d以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
作者:项学军;张亭亭;洪浩 刊期: 2011- 10
-
野菊花总黄酮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野菊花总黄酮(TFC)对大鼠酒精性脂肪性肝的防治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以酒精联合脂肪乳剂灌胃,每天2次,连续6周,制备大鼠酒精性脂肪性肝模型.TFC(84、168、336mg/kg)组和凯西莱组同时灌服相应药物.于实验第6周末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乙醇脱氢酶(A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肝组织超......
作者:王保伟;李俊;程文明;孙静;王雯;赵冰封 刊期: 2011- 10
-
盐酸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尿nephrin排泄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吡格列酮(PIO)对糖尿病大鼠尿nephrin(UNE)排泄的动态影响,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对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DM组)和不同剂量PIO干预组[DR1、DR2、DR3组,分别给予PIO:10、20、30mg/(kg·d)],设正常对照组(NC组).干预前后动态监测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
作者:匡蕾;叶山东;刑燕;陈玉米 刊期: 2011- 10
动态资讯
- 1 糖皮质激素联合胸腺肽治疗亚急性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
- 2 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 3 纤维结肠镜在原因不明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术中的应用
- 4 肝细胞癌化疗栓塞术后MSCT与MRI随访的对比分析
- 5 医院环境及临床分离MRSA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6 儿童真菌性皮肤病菌种分析
- 7 人源性肝癌异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及 CD90、ALDH1表达鉴定
- 8 瑞替普酶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分子伴侣对其复性的影响
- 9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药物疗效及早期再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 10 行为问题儿童智力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 11 IL-23R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表型相关性研究
- 12 羊下颌骨内置式三焦点牵张成骨的模型建立
- 13 异丙酚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4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唾液中CEA、IL-6、IL-8含量的检测
- 15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
- 16 日本血吸虫重组信号蛋白14-3-3的免疫诊断价值评估
- 17 转录因子Twist与Snail在胎盘植入孕产妇胎盘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关系
- 18 脑膜瘤1基因在216例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 19 夏枯草总三萜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 20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蜕膜T、B细胞含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