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2011年改为月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医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以本校原始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兼用外单位具有省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办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主管单位为安徽省教育厅。现任主编是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学报编辑部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校内老图书馆三楼,230032;电话:0551-5161103、5161192;网址:www.aydxb.cn ;ahykdxxb.periodicals.net.cn;yike.chinajournal.net.cn. CN 34-1065/R,ISSN1000-1492,邮发代号 26-36。投稿信箱:aydxbtg@163.com;审稿信箱aydxbsg@163.com;修回稿信箱aydxbxhg@163.com。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4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288.00
杂志荣誉 安徽省优秀学报(2004 200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492
- 国内刊号:34-10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美洛昔康和萘丁美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目的研究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美洛昔康组19例,口服美洛昔康15mg,每天1次;萘丁美酮组21例,口服萘丁美酮1000mg,每天1次,疗程4周,采用随机、双盲、平行的比较研究.结果美洛昔康总有效率为73.68%;萘丁美酮为61.90%(P>0.05).两药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沉.不良反应发生率:美洛昔康为10.53%;萘丁美酮为28.57%.统计分析两药的耐受......
作者:高世明;孙桂华;徐建华;徐胜前;帅宗文;王芬;刘爽 刊期: 2001- 04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各种因素.方法分析7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x2检验并发症与各种因素的关系.结果切除术采用Child法吻合68例,Whipple法7例,其中保留幽门24例.2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占31%,胰瘘是本组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3%.本组病死率为6.6%.结论年龄、肿瘤部位和分期、手术时间长短等与并发症的发生无关,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者......
作者:黄强;王成 刊期: 2001- 04
-
房颤伴长心室间歇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探讨持续性房颤伴长心室间歇对窦房结和房室结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电监测发现伴有长心室间歇(RR>1.5s)的150例房颤患者进行临床及心电改变的分析.结果1.5~2.0s的长间歇为多见,3.0、5.0s以上的长间歇仅发生夜间;平均心率低于60患者组长间歇发生的多且长;大多数患者对房颤时的长心室反应无感觉;服用地高辛、心律平、美多心安等药物者加重长间歇的发生.结论......
作者:胡华青;韩卫星;干岭;丁玉珍 刊期: 2001- 04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烧伤创面愈合作用与创面pH值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创面pH值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促进烧伤创面愈合作用的影响.方法1998年10月~1999年12月我科47例住院患者60处深Ⅱ度创面喷用bGFG,再常规使用敷料包扎,利用精密pH试纸动态监测创面pH值,根据创面平均pH值分为酸性组和碱性组,观察创面完全愈合的时间并探讨其与pH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创面平均pH值变化在5.4......
作者:陈旭林;汪幸福;王永杰 刊期: 2001- 04
-
端粒酶活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检测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相同患者的相同组织块分别行病理形态学诊断和端粒酶活性检测,将二者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端粒酶活性检出率与目前作为诊断依据的病理形态学诊断仍有差距.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以其相对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作者:张志宏;叶茂昌;戴海明;汪健;陈柯;胡闻;方雪松 刊期: 2001- 04
-
血液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17例
目的探讨小儿肾功能衰竭(肾衰)的血液透析(血透)时机及进行血透的方法.方法对17例肾衰患儿采用血透治疗85次,对透析前后血肌酐和尿素氮进行比较.结果痊愈10例,明显好转4例,自动出院1例,死亡2例,死因与透析无直接关系,抢救成功率82.4%.本组血透过程未出现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血透是治疗小儿肾衰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疗效迅速、安全、可靠.......
作者:胡波;鹿玲;张传荣;周亚熙;王伟 刊期: 2001- 04
-
器官衰竭中白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百分率与多系统器官衰竭(MOF)的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对照双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MO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粒细胞的凋亡早期、凋亡性死亡百分率.结果①MOF患者淋巴细胞、单核粒细胞凋亡早期和凋亡性死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MOF患者单核粒细胞凋亡性死亡百分率与器官衰竭数目成正相关;③单核粒细胞凋亡总百分率、器官衰竭数与MOF患者死亡成正相关.结论MOF患者外周血单核粒细胞凋......
作者:朱团结;翟志敏;徐婧 刊期: 2001- 04
-
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Ⅳ临床试验研究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thritis,R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TGP胶囊300mg·粒-1,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为3个月.结果共完成病例31例,有效17例,改善5例,无效8例,失访1例,总有效率高达73.3%,且能改善患者的所有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沉,副作用轻微,不良发生率为3.3%.结论TGP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类风湿新药.......
作者:王芬;徐建华;徐胜前;刘爽;孙桂华;张锐 刊期: 2001- 04
-
小骨窗开颅、脑室外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31)为小骨窗开颅血肿大部分清除同时行脑室外引流,结合血肿腔及脑室内尿激酶灌注引流残余血肿;B组(n=28)为常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近期(1个月)及远期(>3个月)疗效.结果两组对比近期疗效无差异,远期疗效A组优良率(41.9%)高于B组(17.9%)(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大部分清除,脑室外引流......
作者:蒋金泉 刊期: 2001- 04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QT离散度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QT离散度(QTd)、校正后的QT离散度(QTcd)的变化及其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SVA)的关系.方法选择125例AMI患者(AMI组)和60例健康人(对照组),测定其QTd和QTcd,并根据AMI伴有或不伴有SVA的发生将AMI组再分为SVA组和无SVA组,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MI早期QTd与QTcd均大于对照组(P<0.01);SVA组的QTd、QTcd也......
作者:刘先进;柯道正 刊期: 2001- 04
动态资讯
- 1 日本血吸虫Sj-Ts4样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初步鉴定
- 2 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获卵数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 3 鼻咽癌中p53、bcl-2、bax、Fas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 4 体外siRNA-GAS5干扰肝癌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
- 5 缺氧预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HIF-1α、VEGF表达的影响
- 6 短时IVF与传统IVF临床结果比较
- 7 24例临床肝移植体会
- 8 TLR4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激活中的作用
- 9 广泛性焦虑注意网络的功能评估
- 10 Cripto-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 11 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及荧光鉴定
- 12 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 13 腹外侧视前核微量注射5-羟色胺酸和麦角新碱对大鼠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
- 14 IGF1对高糖下内皮细胞增殖及移行的影响
-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IL-1β、IL-18、TNF-α水平的变化
- 16 胸腹水胆固醇测定对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 17 马钱子碱经皮给药对乳腺癌种植瘤中VEGF mRNA和COX-2mRNA表达的影响
- 18 踝关节 CPM 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 19 体外循环紧急问题及处理
- 20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