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2011年改为月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医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以本校原始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兼用外单位具有省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办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主管单位为安徽省教育厅。现任主编是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学报编辑部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校内老图书馆三楼,230032;电话:0551-5161103、5161192;网址:www.aydxb.cn ;ahykdxxb.periodicals.net.cn;yike.chinajournal.net.cn. CN 34-1065/R,ISSN1000-1492,邮发代号 26-36。投稿信箱:aydxbtg@163.com;审稿信箱aydxbsg@163.com;修回稿信箱aydxbxhg@163.com。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0-149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065/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5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288.00

杂志荣誉 安徽省优秀学报(2004 2009)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0-1492
  • 国内刊号:34-1065/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安徽省优秀学报(2004 2009)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介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2011年改为月刊。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医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以本校原始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兼用外单位具有省级以上基金课题论文。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办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主管单位为安徽省教育厅。现任主编是著名皮肤性病学专家张学军教授。学报编辑部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校内老图书馆三楼,230032;电话:0551-5161103、5161192;网址:www.aydxb.cn ;ahykdxxb.periodicals.net.cn;yike.chinajournal.net.cn. CN 34-1065/R,ISSN1000-1492,邮发代号 26-36。投稿信箱:aydxbtg@163.com;审稿信箱aydxbsg@163.com;修回稿信箱aydxbxhg@163.com。


本刊栏目设置
基础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技术与方法、述综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安徽省优秀学报(2004 2009)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投稿须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月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2008、2011、2014、2017年版收录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9~2017年RCCSE核心期刊排行榜A类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原始研究论文为主,反映我校在科研、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辟有专家笔谈、基础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药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综述、讲座等。作者以本校及附属医院的科研和医务人员为主,外单位稿件必须是省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医院论文接收范围为:省级以上课题基金项目论文、在高水平实验室完成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信息量的论文、大样本且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临床回顾性论文。

  2 稿件要求资料真实可靠,内容充实,论点明确,推论严谨,设计合理,数据准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通句顺,字迹端正;统计学检验方法应正确。论著和综述一般4 500~6 000字,技术与方法3 000~4 000字。修回稿的撤稿须提出申请,如该文主要内容在他刊发表,本刊将通知作者所在单位,按一稿两投处理,且两年内将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文章。

  3 本刊审稿采用盲审制,即在为审稿人保密的同时,隐去作者的单位姓名;稿件由相关专家审阅。来稿第1页须单独列出文题、作者、作者单位、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作者个人信息在正文中不必出现,以便盲审。来稿须附电子文档。

  4 简化汉字按1964年《简化汉字总表》规定,不要用繁体字。文题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基金资助课题、攻关或重点项目应在在首页下标注说明,并注明课题编号。来稿一律应附关键词(3~7个)和中国图书分类号。

  5 论著一律应附中、英文摘要。摘要中非标准的符号及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用全称;省去“本文”、“作者”、“××年~××年”等用语,采用第3人称表述。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前3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或复姓音节易混淆者应加隔音符号“′”。中英文摘要内容应相对应,字数在200字左右,应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分四部分:①目的: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并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②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等。③结果: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叙述要具体、准确。④结论: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察及其理论价值。

  6 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序号按1;1.1,1.2;1.1.1,1.1.2……的程序排列。标题一律左顶格。各级标题字数不宜过多,同级标题不应时有时无。论文按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次序结构撰写。

  7 计量单位和单位符号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名称和代号。如μm、mm、km、mg、g、kg、ml、L、h、min、s、iv、ip、ig、sc、po、IU、mol、mol/L等。表示物质在人体的含量,统一用L(升)作分母,不得使用带词头的分母(如μl、ml、dl、mm3),更不宜使用不是计量单位的“%”来表示每百毫升(/dl);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应改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构成比一律用小数表示(如中性粒细胞占70%应为中性粒细胞占0.70)。压力、压强、应力单位(如mmHg、cmH2O、atm、dyn/cm等)应换算成kPa;Ci应换算成GBq;rad应换算成Gy;Cal应换算成J。

  8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尾数有3个以上零的整数和小数点后有3个“0”的纯小数,均可用“×10n”表示(n为正、负整数),但属于有效数字的“0”必须写出。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时,从小数点向左或向右,每3位数空1/4格。数字与外文字母间空1/4格。小数点后的有效数字位数应前后一致。

  9 具有单位的数值范围书写应正确,如1.5 ml~9.6 ml可写成1.5~9.6 ml。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5、10、15、20、25 mol/L。数值偏差如25℃±1℃也可写成(25±1)℃,不宜写成25±1℃,3万~8万不能写成3~8万,50%~80%不能写成50~80%,3×105~8×105不能写成3~8×105。体积5 cm×8 cm×10 cm或5×8×10 (cm3)不能写成5×8×10 cm或5×8×10 cm3。

  10 图表应有自明性,可用文字叙述的则不必用图表,图、表不要相互重复。照片应清晰、对比度适宜,显微镜图应注明放大倍数和染色方法。表用三线式。图表在文中出现处应标明“此处插入图(表)”的方框。

  11 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最新文献(5年以内),非直接阅读过或内部刊物上的文献不宜引用。引用文献不要超过15条,按引用先后顺序列于文末,并在引用处加注角码。文献人名均采用姓前名后(名缩写)的著录法。常用的期刊、专著著录格式如下:

  [期刊] [序号] 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著录,超过3人者取前3人,后加等或et al)篇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

  [专著] [序号] 作者(著录同期刊)篇名[M]//专著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次(第1版可不标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12 本刊在收稿后立即给收稿通知并审稿,3个月内予以答复。查阅稿件务请注明稿件编号。作者寄回修改稿时必须认真填写修回稿封面,并将原稿和修稿单一并寄回。稿件一经刊出,赠送当期《学报》2份。不用稿回复作者退稿意见。投稿请寄编辑部,勿寄给个人。来稿及修回稿均请自留底稿,以便进一步修改和防止丢失。为适应科技信息交流网络化需要,本刊已通过因特网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13 本刊投稿信箱:aydxb@vip.163.com;联系电话:0551-65161192,0551-65161103。


期刊引用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发文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往期文章
  • 左甲状腺素钠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对成年甲减大鼠后扣带回SNAP-25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左甲状腺素钠(L-T4)与多奈哌齐(DON)联合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大鼠后扣带回突触相关蛋白25(SNAP-25)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甲减组(Hypo组)、L-T4替代治疗组(L-T4组)、多奈哌齐治疗组(DON组)、联合治疗组(L-T4+DON组).CON组正常饲养,余4组通过给予0.05%丙硫氧嘧啶(P......

    作者:陈章祥;吴波;朱敏;李莉;王取南;朱德发 刊期: 2018- 04

  •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79例T2DM患者的眼底、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CH)、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A)、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体重指数(BMI)、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进行分析.结果T2DM患者DR总患病率为31.13......

    作者:雷远;潘天荣;胡迪;龚健杨;邓大同 刊期: 2011- 12

  • ERp2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内质网蛋白29(ERp29)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2例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组织切片,行ERp29免疫组化染色,统计分析癌组织及癌旁组织ERp29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ERp29表达水平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临床及病理特征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62例癌组织中ERp29表达阳性24(38.7%)例,阴性38(61.3%)例,癌旁组织阳性58(93.5%)例,阴性4(6.5%)例,癌组......

    作者:檀祝利;余海;丁西平 刊期: 2018- 01

  • 氯胺酮和异丙酚对小儿眼内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氯胺酮和异丙酚对小儿眼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儿27例,分为氯胺酮组和异丙酚组。肌注氯胺酮4~6mg*kg-1和氟哌利多0.04~0.1mg*kg-1基础麻醉后,氯胺酮组单次静注氯胺酮1mg*kg-1,继之静滴0.04%氯胺酮,必要时间断追加氯胺酮;异丙酚组单次静注异丙酚1mg*kg-1,继之静滴0.04%异丙酚,必要时间断追加异丙酚和氯胺酮。分别于基础麻醉后10mi......

    作者:吴蓉蓉;戴秀萍;张家东 刊期: 2001- 01

  • A771726的抗银屑病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A771726的抗银屑病作用及部分免疫功能.方法采用鼠尾鳞片表皮模型及小鼠阴道上皮模型,观察A771726对表皮细胞分化及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并通过检测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及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观察A771726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A771726能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的有丝分裂,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LPS诱导IL-1......

    作者:张茜;彭磊;石静波;刘骅;李荣;金涌 刊期: 2006- 04

  • 单孔电视胸腔镜下手汗症患者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麻醉管理

    目的观察单肺通气下单孔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探讨麻醉管理经验及围术期手温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全部采取支气管内全凭静脉麻醉,单肺通气,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PETCO2).分别在神经节切断前,切断后5、10、20、30、60min监测手温.并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围术期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关胸膨......

    作者:谢言虎;方才;马冬春;崔中璐;康芳 刊期: 2010- 03

  • 曲面体层片与锥形束CT对种植区骨量测量的临床评价

    对79例行种植牙治疗的患者行曲面体层摄影片(OPG)及锥形束CT(CBCT)检查,将测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OPG与CBCT(矢状位)的各测量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陈佳;张志宏;刘红红;司俊峰;朱元军;张震东;丁常领;夏琳 刊期: 2015- 03

  • 斑点-ELISA检测AFP

    目的探讨硝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的酶免疫测定法检测甲胎蛋白(AFP).方法以硝酸纤维素膜代替常规ELISA中的固相载体聚苯乙烯板,其余步骤按ELISA方法操作.结果以AFP标准品作试验,进行方法学探索,测出佳包被抗体浓度为100mg.L-1,酶标抗体稀释度为1∶4000.不同来源不同孔径的硝酸纤维素膜无差异;同时发现包被过程中的封闭处理能减少非特异性反应;保存试验证明包被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至少可保存......

    作者:黄保军;汪红俊;李瑞珠 刊期: 2000- 04

  • 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As2O3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DNAladder,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DNA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p53/bax/bcl-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As2O3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强,并以......

    作者:吴志鹏;滕安宝;黄强;吴立胜 刊期: 2004- 05

  • 糖尿病血糖漂移下内质网应激对海马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通路相关蛋白在糖尿病血糖漂移状态下对糖尿病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探讨波动性高血糖加重糖尿病脑组织损伤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糖尿病模型组(n=50),糖尿病模型组以1%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法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6只糖尿病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持续高血糖组(n=20)和波动高血糖组(n=26),波动高血糖组制作血糖漂移模型.波动造模6周后......

    作者:周晓雨;任明山;吴元洁 刊期: 2013- 09